错过言语敏锐期我把孩子培植成“哑巴”
2021-10-12 17:17:13次浏览 儿童故事
现在有不少孩子到了这两个关键期,依然不能好好说话,存在“说话晚”的现象,猴娃也经常接到家长的咨询: 宝宝3岁,听力没问题,但是听不懂别人说话,跟她说话没反应,这是语言发育迟缓了吗? “狼孩”卡马拉因为错过了语言敏感期,导致语言能力和智力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。 老人带娃,又只管吃喝拉撒,没有让宝宝与外界接触,那宝宝就很容易发生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。 加拿大语言学家Kuhl教授,在TED演讲中公开了两组幼儿语言习得实验,发现宝宝对语言的掌握,和与真人之间的情感交流、互动关系很大。 想要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“听”和“说”双向沟通,只有亲子之间才能完成高频的、富有情感的交流互动,宝宝大脑接收语言,学习说话。 但是,宝宝哭闹或是不爱吃东西,或者在干家务活,不方便照料宝宝时,就给宝宝看平板电脑。 只能实现单向的“听”,这种单向输出会严重影响宝宝锻炼语言能力,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是一种潜在的威胁。 结果显示,一天看电视时间2到3个小时的孩子,比一天看电视不到1小时的孩子,发生语言发育迟缓风险的概率高达2.7倍。 儿童发育既遵循一定的发育规律,又体现着明显的个体差异。因此,用固定的、统一的发育标准评估孩子是否正常并不客观。 一般而言,如果90%的正常发育儿童都获得了某种技能(如,12个月时会称呼“妈妈”“爸爸”),但宝宝在该年龄时还不会,则需要引起重视。 孩子在语言发展出现障碍,仅靠他自身是无法克服的,必须要有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干预训练才能发挥改善作用。